用好這四招掌握3000詞匯量拿下高分寫作?。?!
在英語考試中,國內考生總會遇到一些無法言及的難題,那就是英語寫作和英語口語,特別是寫作,對于中國考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,今天就分享四個英文寫作技巧給大家,讓大家用有限的詞匯量也能寫出一篇優(yōu)秀的英語文章!
· 第一:不要輕易炫大詞 ·
這是給大家的一條安全性建議。很多同學傾向于認為好的作文就是有狂炫酷霸拽的超綱單詞,所以背了許多高級大詞,用在作文中。比如:
但在閱卷老師看來,這種感覺往往就像:
這種詞與句不搭的感覺是不是特別奇怪?炫大詞的bug在于:
· 對大詞的掌握很可能不到位,一旦用錯反而得不償失。
· 在極簡單的語句中突然冒出與句法水平不相符的大詞,給人一種沒學會走就想跑的感覺,反而會引起閱卷老師的反感。
· 閱卷人往往不喜歡用了很多大詞,卻沒有任何實質想法的文章,文章的邏輯進程在英文寫作中更重要。
· 第二招:提高產出性單詞的數(shù)量 ·
炫大詞沒用的話,在詞匯這一塊我們該做什么努力呢?答案是“黑灰白”。
一個單詞,有黑白灰三種色度。不認識的時候,它是黑色的;理解了它的意思,就變成灰色的;真正掌握這個詞的所有語法細節(jié),能夠使用它,它就變成了白色。
這個黑灰白的進度條,其實就是學術界講的“接受性單詞匯”和“產出性詞匯”。
同學們在背單詞的時候,要努力讓單詞變成你的產出性詞匯。也就是說,不僅要記住它的中文意思。還要去關注它的語法細節(jié)和正確運用的方法。
如果是名詞,它的單復數(shù)變化是怎樣的?是可數(shù)還是不可數(shù)?
如果是動詞,那么它及物還是不及物?不及物的情況下搭配什么介詞?
時態(tài)變化又是怎樣的?當然,還要注意這個單詞的讀音和拼寫。
每個單詞都有兩個維度:深度和廣度,在單詞量有限的情況下,大家可以去改變已有單詞的深度。這樣的話,那么即便只有2000-3000的詞匯量,也能寫出在恰如其分的上乘文章。
· 第三招:善用詞組和短語 ·
如果不能輕易“拽大詞”,在句法水平受限的情況下,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,就是運用短語和詞組。比如:
用on behalf of代替represent;
用be fond of代替like;
用take place代替happen;
……
· 第四招:弄清中英文思維差異 ·
在初高中及四六級考試中,環(huán)環(huán)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嘗試長難句,畢竟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,句子太長了容易出語法錯誤。相反句子短的好處很多,最主要的就是可以避免語法錯誤,還能讓自己的語言更精煉。
如果同學們還是想要嘗試寫長難句,那么此處的建議是:弄清中英文思維差異,盡力養(yǎng)成英文句式的思維習慣。
中文句子大多是動詞驅動的“流水賬”句式,即以動詞為主,多數(shù)是動詞并列使用:
以上面的句子為例,中文思維里,動詞可以直接并列迭加在一起使用,而不用擔心語法問題。
但英文的句子并不是流水式的,它的動詞有時態(tài)變化,有主次之分。很多在中文中并列的動詞,放到英文環(huán)境里會被降級,成分變成分詞、定語從句或介詞短語。
比如:我代表我的國家參加奧運會。在中文中,“代表”和“參加”是一個維度的。而在英文中,我們會說:
無論是representing還是on behalf of,“代表”這個單詞都被做了降級處理,變成了修飾的部分。
咱們可以在日常學習中,留意英語是用什么方式解決動詞并列這個問題的,從而慢慢養(yǎng)成英文的思維習慣。中高考或四六級的寫作,都不要求研究式論文的準確度和深度,只需要能夠用英文恰當表達。與其花時間去背很多“非產出性”的大詞,不如吃透現(xiàn)有詞匯,琢磨中英思維的轉換,這樣不管是四六級還是雅思托?;蚴瞧渌⑽膶懽鲗懗龈叻值奈恼露贾溉湛纱?!